热烈祝贺:龙岩贝多芬琴行(街心店)隆重开业~~Y(^_^)Y
多芬艺术学校 > 钢琴教育> 正文内容
钢琴技术问题的彻底解决方法(一)
【字体:大 中 小】【2014年11月07日】 【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阅读:次】关闭
        经常有家长对我讲,对于自然钢琴教学法的理论是很赞同的,但还是理解不了其中有关技术方面的训练方法,尤其是不训练手型、不进行象现行的钢琴教学法那样的手指训练,孩子的钢琴技术能行吗?没有速度、力度上的训练和要求,孩子在音乐方面能有表现力吗?针对这些问题,我现在把现代钢琴教学法的教学目的和效果介绍一下。

       ​我们都知道孩子在刚开始学琴时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手型放不好,手指立不住,弹琴没力度,动作不协调、弹琴没速度等等问题。通常钢琴教学首先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因为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孩子下一步的弹琴能力,这就是通常讲的弹琴的基础,如果基础打不好,孩子根本就弹不好琴,也就容易学不下去。给孩子换过老师的家长应该有这样的感触,一个老师一个教法,经常是换一位老师就要从头学一次,每个老师都对“手”有不同的要求。有的老师比较注意手型、手指方面的训练,有的老师比较注意音乐、兴趣发面的训练。钢琴到底应该怎样教?钢琴应该怎样学?这这个问题不仅是家长、学生困惑的问题,也是许多老师困惑的问题。实际上钢琴训练目的很简单,就是积累钢琴演奏的能力,使学生具备随心所欲的演奏各类型乐曲的能力。任何一首乐曲都是通过速度、音色、音符、节奏等最基本的素材来表达音乐内容的,这就需要演奏者必须具备与乐曲相复合的各方面的能力,否则就很难表达乐曲的音乐内容。比如一段通过很快的演奏速度表现急促的情绪的音乐,如果演奏者的演奏速度达不到乐曲的要求就很难表达出作曲家所言表达的意境。一段很优美的音乐如果弹错几个音符、弹错几个节奏音乐的美感也就没有了。所以对学生各方面技术训练的目的就是为了准确表达音乐的内容,真实的展现作曲家通过乐曲要表达的感情。所以针对乐曲要求所进行的有关音准、节奏、速度、音色、音乐风格、音乐表现等方面的技术训练应该说目的是很明确的,就是使学生达到一定的技术能力。

       ​目前钢琴教师所认同的钢琴教学方法,大多也是比较注意学生在音准、节奏、速度等方面的训练,对学生手指、手型的训练是经过了很多年、很多人逐渐积累的教学经验,这原本是没有错误的,但却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问题。一方面由于严格的、长期的手指训练,严重影响学生弹琴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由于教师对技术训练的不同理解造成教师之间不同的教法,互相的否定。结果对学生而言就是没完没了的技术训练、长期解决不了的技术问题,换一位老师就要重新调整一次,弹琴上总是有各种各样的技术要求,学生对弹琴逐渐没有兴趣,处在又想学琴,有畏惧学琴,又想不学,又不敢不学的处境中。目前大量停学的学生就是证明,虽然学琴的学生很多,但真正能够学到一定程度的却寥寥无几。是什么原因造成现在这种问题?经常有学生家长在选择老师时问我:“给孩子换老师是选择技术上要求严格的老师好,还是选择能让孩子喜欢学琴的老师”。难道技术和兴趣矛盾吗?

       ​我觉得出现现在诸多教学问题的原因并不是技术上太严格造成的,问题是出在技术训练的目的不明确、训练的效果较差等方面。从我个人的角度是很赞同对手指、手型等方面训练的,这是弹琴的基础,必须得打好这个基础。但如何进行这些训练?如何能彻底的解决技术的问题?

       ​任何事物的形成都不是偶然的,都受其内在的因素影响,都有其形成的根源。如果找到其根源,即可以使问题得到彻底的根治。我在现代钢琴教学法中所提的不进行手型、手指等技术训练,并不是否定手型手指等技术的重要性,而是要通过找到问题的根源来达到彻底解决问题的效果。像手指、手型等技术问题是一定要解决的,但关键是如何解决。头疼治头,脚疼治脚的方法是不能彻底解决问题的。下面我就对几个基本的技术问题解决办法进行分析和说明。​

      
 一、 关于手型的解决方法

       ​1、 产生的问题:很多初学的学生,当把手放到钢琴上时大多会出现手比较僵硬不够自然、手掌关节下沉、五个手指向外伸张、手掌懒散的帖在琴键上等不同的问题。归纳起来分为两类:紧张或者懒散。​

      
2、 解决的必要:出现这些问题,不仅仅是一个手没有形状,比较难看的问题。因为钢琴的技术主要就是体现在弹奏速度、音色、手的控制等方面,手型不好产生的主要问题就是手的不自然,无论是懒散还是紧张都会造成一定的技术问题。手型僵硬弹出声音的音色就比较“硬”,即很难表达优美、舒缓的音乐内容,同时也会由于手型的僵硬影响手指的灵活性,也就影响弹奏的速度。这样学生弹起琴来就像一个“壮汉”,笨拙、沉重而又缺少灵活性。懒散的手型弹出的音色就比较“软” ,很难表达宏伟、刚劲的音乐内容,同时也会由于手型懒散造成手掌比较贴近琴键,造成手指的活动范围减小,影响弹奏的力度和速度。​
力度、速度是钢琴程度的标志之一,速度的加快就意味着程度的提高,力度上丰富的变化就意味着音乐表现的丰满,所以手型的问题是必须解决的。​

      
3、 产生的根源:每个人在情绪、性格、心理等方面都是不同的,这就造成了每个人对同样事情的不同态度,弹琴时手型僵硬的学生大多是由于心理紧张和情绪急躁造成的。对钢琴的不熟悉造成精神紧张,急于想弹好造成情绪急躁。而情绪和精神的急躁和紧张就造成了手型的僵硬。对于这个问题如果单从强调手型放松上是不能彻底解决问题的,实际上经过一定时间的对钢琴的熟悉,心里上的紧张使可以得到一定缓解的,但由于已经有了一段时间的错误手型,由此可能养成的习惯是很难改正的。另外紧张、急躁的心理情绪状态不解决,不仅在手型上出问题而且还会造成更多的技术问题。​
 
      同样懒散问题产生的根源也是一样的,性格内向、做事糊涂、缺少责任感的学生就容易出现这种现象,而这种问题的产生一方面是性格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有家庭教育的“溺爱”问题。由于家长家庭教育的问题形成学生性格之外的一些问题,其中包括做事不上心、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有关“溺爱”的问题在这里我们不进行深入的探讨。​以上问题解决的根本就在于解决性格和心理状态问题,这些问题解决了,手型的问题自然就会好。

     
​4、 解决的办法及效果:性格问题的解决首先需要判断学生的性格是属于哪种性格,然后根据性格的特征进行具体的调整。具体的方法是固定的,有两个要求:一是慢数拍子弹琴,以每秒至多一个数的速度数拍子弹琴,主要是为了平和急躁的情绪状态,缓解心理压力。另一个要求就是数拍子必须大声数,要喊出拍子来。主要的作用是提高练琴时的情绪,解决懒散的问题,同时也可防止学生由于慢数拍子造成的情绪低落、懒散问题。无论什么样性格的学生都必须同时做到大声的、慢速数拍子。只是急躁性格的学生要更注意慢速数拍,性格懒散的学生要更注意大声数拍子。实际上通过这两个要求的练习也可以判断出学生的性格,急躁性格的学生大声数拍子很容易,但很难能慢下来。懒散性格的学生慢数拍子容易,但很难能够大声数拍。必须严格要求学生同时做到这两点。在最开始的练习时并不强调手型,手可以随便的放在琴键上,只要能够弹对琴键就可以。一般来讲通过两至三周这样的练习,当学生可以以比较稳定的状态做到这两项要求时,学生的手型已经逐渐在好转。余下的问题仅仅要求学生以最自然的方式把手放好就可以,学生会很容易的做到最好的手型。例如:让学生保持很放松时手的形状并慢慢放到琴键上,让学生在弹奏断奏动作时保持住手的自然状态。​

      
配合的训练办法:在以上调整的基础上,可以对错误的手型进行直接的要求。一是要求学生手指“收”回,指尖垂直于琴键,二是手腕要放平,同手臂成一条直线。做到这两点界可以完全解决手型的问题了。一般情况下学生在一个月之内可以彻底解决手型问题。

    
   ​5、 错误的技术要求。老师一般对于解决手型的问题所采用的方法是大同小异的,就是直接要求把手型放好,并对关节、手心、手掌等作出一定的要求。这样似乎是解决问题了,可这样一来会直接造成整个手型的紧张状态,会严重影响演奏速度、音色、力度等方面的,当发现学生手型过于紧张时老师再要求放松。手一放松手型又出问题了。于是学琴的过程中就不停的出现不是手型的问题,就是放松的问题。总也解决不彻底。所以要注意切不可动手调整学生的手型,不要讲解手掌关节怎么样放、手心什么形状等等。只是要求自然手型,否则学生就会出现手型僵硬的问题。另外技术动作的错误要求也容易造成手型的问题,比如弹奏的力度问题,弹奏前的准备动作问题等等。这些技术动作的要领后面有具体的介绍。
版权所有:龙岩多芬琴行 & 龙岩多芬艺术学校    闽ICP备案2021018507号    后台管理
地        址:登高东路33号(东风加油站斜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