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祝贺:龙岩贝多芬琴行(街心店)隆重开业~~Y(^_^)Y
多芬艺术学校 > 音乐学习交流> 正文内容
钢琴教材有关问题
【字体:大 中 小】【2014年03月13日】 【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阅读:次】关闭

    问题一.能否只学弹好听的乐曲,不学弹钢琴练习教材?

    对于初学者,这可不是个好办法。
  要想弹好“好听的”乐曲,必须先具备“弹好”的能力。这种能力,可概括为技能和艺术的两个方面。其中,技能性的能力,如果没有相当时日的特殊训练,仅凭手指、手腕等人体部位的天然动作能力是远远不够的;而艺术上,即理解音乐美所在的能力,也必须从熟悉艺术的表达方式、领会各个时代各种钢琴曲的风格特点中真正获得,仅靠好听的直感也是不够的。所有的这些能力,都需要在学习各种类型的钢琴教材中获得和提高。
  假如只学弹自己喜欢的乐曲会怎样呢?
  多半的情况是:
  1) 很长时间仍然不能将“好听的”乐曲弹得“好听”,原因是缺乏必要的能力。
  2) 于是,不得不在练习这首乐曲的过程中“急来抱佛脚”式地学习所需的能力。实际上也就是把这首乐曲当作一首练习用曲了。
   3) 这样一来,学生只接触了该曲涉及到有限的技术、风格类型,必然失去钢琴技巧训练的综合性、系统性和循序渐进性。当下一次又遇到另一种技术、风格类型的乐曲时,又会寸步难行。而钢琴曲的技术、风格类型几乎是无限多的啊!

   问题二.哪本教材最好?只学一本最好的不行吗?

  在教材问题上,有较好的,没有最好的;有重要的,没有唯一的。
  重视技术的,音乐性差一些;重视音乐性,技术问题的解决又不理想;某些国外教材系统性好些,但完全学不到中国音乐;重视中国教材,又不能解决弹外国乐曲的技术问题。
  对于教材的选择,建议注意下面三个基本观点:
  1) 在选定为主的教材的同时,尽可能结合进古今中外的多种内容。在技术上,必须包括手指基本练习、练习曲、复调、乐曲几个方面。应尽可能追求艺术与技术两方面的多样性。
  2) 从另一个角度看,有时候怎么弹比弹什么更重要。只要弹法良好,即使教材构成不理想;仍可学到技术;但弹法不良时,任何好的教材也无济于事。
  3) 尽可能加入一些中国教材的内容。
  教材不是万能的,既要重视教材,又要重视弹法。

    问题三.可不可以用”克莱德曼”作为基本的练习教材?

  对于初学者,不可以。
  法国钢琴家理查德·克莱德曼创造了一种轻松、悦耳、优美流畅的音乐风格,将钢琴艺术通俗化了,深受(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广大听众的喜欢,这是件好事。但是,初学者想以此为教材,基本曲目,却是不合适的。因为:
  1) 从钢琴技术说,弹奏“克莱德曼”对初学阶段的学生并不那么容易,至少要进入钢琴学习的中等程度才能比较轻松地弹奏。
  2) 诚然,有的“克莱德曼”乐曲技术比较简单,初学的学生们努努力也许可以勉强弹下来。但假如只学这些乐曲,他们将除此之外f4.钢琴教材和钢琴曲很多,可不可以只练自己喜欢的?
  在钢琴学习的初级阶段,不可以。
  在初级阶段,要全面打下技术基本功的基础。这个阶段,固然也要考虑到弹琴、练习中兴趣问题,但是,总会免不了有的内容兴趣大、有的兴趣小些,有的没兴趣,有的甚至因枯燥而产生反感。就是说,某些不大喜欢的东西也许是非弹不可的。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讲,越是能投身于不喜欢的东西的练习,而又能逐渐从中产生一定兴趣的学生,越是有可能达到较高的水平。
  在基本技术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则可以在选曲时适当考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多从他喜欢的音乐中感到愉悦,这对业余钢琴学生尤有必要。但这也只是“适当”注意而已。有些不大普及但又确有艺术深度和价值的作品,则又非学不可。其实,这类乐曲很可能是乍听不怎么喜欢,但当我们在老师的知道下,不断深入作品的内涵之后,就会产生兴趣并且越发浓厚。

版权所有:龙岩多芬琴行 & 龙岩多芬艺术学校    闽ICP备案2021018507号    后台管理
地        址:登高东路33号(东风加油站斜对面)